(转)领略中华文化,寻根历史印记—2018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冬令营侨中行

2018-12-25


领略中华文化,寻根历史印记—2018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冬令营侨中行



12月22日上午,福州华侨中学迎来了从印度尼西亚远道而来的40位华裔少年。在这里开始他们为期两天的冬令营活动。




同样的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同样的炎黄血脉,不同的是他们对中华文明与文化知之甚少。两天的冬令营,福州华侨中学为寻根而来的他们呈现了一场中华文化的饕餮盛宴。




书法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邱炳勇老师先带领教营员们领略汉字的魅力,理解它作为历史载体所富有的浓郁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结。




“汉字之美,首先美在形体!让我们一起握笔感受它的风骨!”邱老师感性的话语让营员们跃跃欲试。




 在邱老师看来,篆书章法行列整齐,规矩和谐,与孩子的天性相宜得章。尽管孩子们是第一次接触毛笔,第一次用毛笔书写汉字,他们的作品仍让老师赞口不绝。冬至写“福”,又别有一番情谊。营员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回国之后也想继续学习书法的愿望。




谈及中华传统文化,就不得不提及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琴。艺术组组长余敏老师携女儿林心妍为小营员们带来了中国十大古琴
曲之一的《阳关三叠》。余老师先为孩子们介绍了古琴的来历,原来古琴竖起来就是个人的形状,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男儿的形象!接着她给孩子们讲了这首曲子的故事。当林老师抚琴而唱时,她娴熟精妙的演奏将孩子们带入美妙的琴音世界。尽管孩子们不甚理解歌词,但音乐无国界,这首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的琴歌仍让孩子们感受到友人间的情意真切。




 来到福州,就要留下关于福州的记忆。廖淑琼老师为孩子们收集了不少具有福州风情特色的照片,她指导孩子们用剪贴、手绘等方式合成一幅“材料拼贴绘画”作品,主题就是《印象福州》。廖老师简洁生动的话语激起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一幅幅色彩鲜明、富有异域风情的“福州印象”跃然纸上。




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象棋,也吸引了孩子好奇的目光。柯晓煌老师为孩子们讲解了象棋的历史、棋具和基本规则。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尝试“马走日字,
飞田,车走直路,炮翻山……”。营员们意犹未尽地要带回象棋继续学习。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竑老师用她灵巧的双手将中国结复杂曼妙的曲线还原成最单纯的二维线条。孩子们在体验编织的乐趣的同时还体会到数学奥秘的游戏呈现。





孩子们绕有兴趣地在老师指导下编出了各种中国结,做头饰、做手链、做手机饰品……




感受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是必不可少的。王文宇老师为营员们带来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他带着营员们一遍遍地朗读诗词,让他们感受感情激荡,气势雄壮的主旋律,让他们读出气势,读出恣意豪放的情怀。而夏冰老师的《中国话——绕口令》更让营员们彻底high起来。夏老师曾在印尼支教两年,她分享的支教照片一下子与营员们拉近了距离。她将中国绕口令和hip-hop结合起来,让孩子们立刻朗朗上口。下课了,孩子们依旧还念念有词“板凳宽,扁担长……”





 短短的两天,满满的内容,老师们用心准备的传统文化大餐给带队的老师和营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英语组——佘永英老师、陈燕花老师、陈婉玲老师、林妃老师、童爱平老师、林曦老师、林琦老师和刘惠玲老师等八位具备专业素养的翻译和全程陪同,让营员们能更好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他们纷纷热情地邀请授课老师合影。




   未来,福州华侨中学还将进一步与侨办合作,将“寻根之旅”活动开展下去,并藉由活动帮助更多海外华裔少年提升中文水平、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以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福州华侨中学一直在路上!